液壓管路的故障分析與排除
2024-06-25 19:11:31
漏油,是管路及管接頭的主要故障之一。漏油部位有:管壁破裂從(cong) 油管外周產(chan) 生漏油;管接頭各連接部位。
軟管和接頭漏油
產(chan) 生原因:
1、軟管因先天性承壓能力不夠而破裂,或有砂眼,或選用不當。例如用無鋼絲(si) 編織層的橡膠管充當有鋼絲(si) 編織層的橡膠管用,隻有一層鋼絲(si) 者用於(yu) 要三層鋼絲(si) 編織網才能勝任處,或者購進質量不好的軟管。
2、安裝時撓性管扭曲,久而久之,管會(hui) 破裂,接頭處會(hui) 油。
3、在軟管與(yu) 接頭之間的連接處,工作時二者不是相對靜止的,在管與(yu) 接頭連接處容易產(chan) 生漏油。
4、運行時,軟管長度方向伸縮餘(yu) 地不夠,拉得太緊。
5、運行中軟管與(yu) 其他管道或剛性硬件摩擦。
6、橡膠管接頭彎曲半徑不合理,或在工作過程使軟管有不合理的彎曲半徑存在的情況。
排除方法:
1、正確按工作壓力選用符合規格要求的橡膠軟管。
2、購進的扣壓式高壓橡膠軟管,買(mai) 後先要試驗一下扣壓處的質量,不油時才裝在主機上。質量不好者要予以更換。
3、安裝軟管擰緊螺紋時,注意不要擰扭軟管。具體(ti) 操作時,可在軟管上劃一彩線觀察,擰扭的軟管彩線由直線變為(wei) 螺旋線,從(cong) 接頭處容易產(chan) 生漏油,甚至造成軟管的破裂。
4、長度方向要有伸縮餘(yu) 地,不可拉得太緊。因為(wei) 軟管在壓力溫度的作用下,長度會(hui) 發生變化,一般為(wei) 收縮,收縮為(wei) 管長的 3% 左右。
5、在彎曲處,要有足夠的長度,彎曲半徑要足夠大,彎曲處(與(yu) 管接頭的連接處)應有一段顯直管的部分,長度應≥2D(D為(wei) 管子外徑),彎曲最小曲率半徑≥(9~10)D。
6、在直角拐彎處最好不用軟管,否則在壓力交變的工況下,會(hui) 因軟管彎曲處的長度和曲率半徑的變化而疲勞導致破裂,產(chan) 生漏油,使用不鏽鋼軟管時更應注意。
7、要避免軟管外壁互相碰擦或與(yu) 機器的尖角棱邊相接觸或摩擦,以免軟管受損。
8、為(wei) 了保護軟管不受外界物體(ti) 作用損壞及在接頭處受到過度彎曲,可在軟管外麵套上螺旋細鋼絲(si) ,並在靠近接頭處密繞,以增大抗彎折的能力。
9、最好不在高溫、有腐蝕橡膠氣體(ti) 的環境中使用。
10、如果係統軟管數量較多,應分別安裝管夾加以固定,或者用橡膠板開。盡避免軟管相互接觸或與(yu) 其他機械零件接觸,以免相互影響和相互碰擦造成破損而漏油。
擴口式管接頭漏油
擴口管接頭及其管路漏油以擴口處的最普遍,另外也有安裝方麵的原因。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如下:
1、擰緊力過大或過小造成泄翻。擰緊力過大,將擴口處的管壁擠薄,引起破裂,甚至在拉力作用下使管子脫落引起漏油和噴油現象;擰緊力過小,不能使管套和接頭體(ti) 錐麵及管端的錐麵夾牢而漏油。對於(yu) 擴口式管接頭,在擰緊管接頭螺母時,緊固力矩要適度。可用力矩扳手,在沒有力矩扳手的地方,可采用下圖所示的方法——畫線法擰緊,即先用手將螺母擰到底,在螺母和接頭體(ti) 間劃一條線,然後用一隻扳手扳住接頭體(ti) ,再用另一扳手扳螺母,隻需再擰緊 1/4~1/3 圈即可,可確保不擰裂擴口。
2、擴口式管接頭,特別是對紫銅管,拆卸一次再重新裝配時,很難保證在擴口接頭處不漏油,無辦法時需重新更換新銅管,擴口彎曲後再裝入。
3、由於(yu) 管子的彎曲角度不對(下圖a),以及接管長度不對(下圖b),管接頭擴口處很難密合,造成泄漏。為(wei) 保證不漏,應使彎曲角度正確和控製接管長度適度(不能過長或過短)。
4、接頭位置靠得太近,即使用套筒扳手都嫌位置偏緊,不能擰緊所有接頭螺母造成漏油。對於(yu) 有若幹個(ge) 接頭緊靠在一起的情形,如果采用下圖(a)的方法的排列,自然因接頭之間靠得太近,扳手因活動空間不夠而不能擰緊,造成漏油。解決(jue) 辦法是設計時適當拉開連接安裝的方法予以解決(jue) ,即采用不同長度的管接頭懸伸長度下圖(b)。
5、擴口管接頭的加工質量不好,引起泄漏。當管套、接頭體(ti) 與(yu) 紫銅管互相配合的錐麵與(yu) 圖中的角度值不對時,密封性能不良。特別是在錐麵尺寸和表麵粗糙度太差,錐麵上拉有溝槽或破裂時,會(hui) 產(chan) 生漏油。另外當螺母與(yu) 接頭體(ti) 的螺紋有效尺寸不夠(螺母的螺紋有效長度短於(yu) 接頭體(ti) ),不能將管套和紫銅管錐麵壓緊在接頭體(ti) 錐麵上時,也會(hui) 產(chan) 生漏油,須酌情處置。
A型擴口管接頭的組成零件
焊接管及焊接管接頭引起的漏油
管接頭、鋼管及銅管等硬管需要焊接進行連接時,如果焊接不良,焊接處出現氣孔、裂紋和夾渣等焊接缺陷,會(hui) 引起焊接處的漏油;另外,雖然焊接較好,但因焊接位置處的形狀處理不當,用一段時間後會(hui) 產(chan) 生焊接處的鬆脫,造成漏油。
當出現上圖中的情況時,可磨掉焊縫,重新焊接。焊後在焊接處需進行應力消除工作。具體(ti) 做法是:用焊槍(氣焊)將焊接區域加熱,直到出現暗紅色後,再在空氣中自然冷卻。為(wei) 避免高應力,剛性大的管子和接頭在管接頭接上管子時要先對準,點焊幾處後取下再進行焊接,切忌用管夾、螺栓或管螺紋等強行拉直,以免使管子破裂和管接頭歪斜而產(chan) 生漏油。如果焊接部位難以將接頭和管子對準,則應考慮是否采用能承受相應壓力的軟管及接頭進行過渡。